不混圈,不站队,cp粉,医学生,佛系更文,死前完结

 

一点醉话

庄 严 无 量💎:

看了朋友给我看的一些神奇发言,想想有些话还是要说出来。
我认为一个文手的快乐来源大抵有两种:一种是创作的满足感自己对自己作品的喜爱,这是来自内部的快乐;另一种是他人对作品的肯定及对写手本人的喜爱,这是来自外部的快乐。我要说的是后者。要得到外部快乐,首先就要获得他人肯定,至于没有人关注也依然自得其乐笔耕不缀之类的事情,那不属于我的讨论范畴。这么说吧,一个写手要想被人记住,就要被人记住他的文章。一篇好的文章分两个部分,即内容和写法。后者即我们常说的文风,是指一个创作者对剧情、节奏感等的处理和对字词句段的使用风格。这种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很多创作者在最终确定自己最顺手的风格前都会不断调整,有些作者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变化自己的风格。这种调整是怎么做到的?是通过不断地阅读他人的作品、研究、感受、寻找自己最喜爱的部分,问自己为什么喜爱它,它有什么优点和魅力,如果让我这么处理,我会处理成什么样。用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作家汪曾祺来举例,汪曾祺的风格是平淡,平淡并非贫瘠,他不会让读者感到无趣,他只会让读者感到宁静。那么我在写作当中,就会下意识修缮自己的文字,去掉不必要的浮夸描写。再举个例子,我特别喜欢菲利普弗雷斯特,他的风格是片段感,跳跃,幻想与现实交织。那么我在写作当中,就会努力将已有的部分修改成具有断片质感的样子。这是一种模仿,但我不认为是抄袭,也不认为是对自身特点的不尊重。三岛由纪夫不会因为师从川端康成就跑去写温婉可人小百合,太宰治不会因为喜爱芥川龙之介就改掉女生徒的口吻,汪曾祺和沈从文,冰心和泰戈尔,莫泊桑和福楼拜,歌德和席勒。我也不会因为看到菲利普弗雷斯特写悲伤之罐我就写悲伤之罐,但我学会了这种技法,我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调整我的文风,直到达到最顺手的感觉。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,即便这篇文章不署名,我也能认出来是你写的。这对我来说是无上的褒奖,我的学习过程终于外化成一种独为我所有的技能,天底下再不会有第二个墨觚。然而有些写手,自以为闭门造车是一种修行,是一种清高独立的表现,殊不知封闭即落后。天资过人也便罢了,又不是所有人都是一作成名的阿梅丽诺冬,说得露骨些,难看还不改的人将会难看一辈子。且不说你自己想的剧情是否足够精彩(很多人现在还拘泥于用各种paro来堆砌呢),思想是否足够深刻,纵使你的故事骨架华美如同动物庄园,桥段新颖赶上美丽新世界,见解精辟媲美侏儒的话,你的皮囊干瘪,措辞低俗,文笔幼稚,感情做作,也没有人会喜欢你的。而最严重的是,你要是止步在自己房间里孤芳自赏,你将会干瘪一辈子,低俗一辈子,幼稚一辈子,做作一辈子。有些作者非常不快乐,愤世嫉俗,天天扯着嗓子哭:为什么没人喜欢我!文学要完了!人心不古,世态炎凉,才华得不到施展的这世道完了!我只想说,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,不妨先出门呼吸口新鲜空气然后再摸着胸口想想为什么。

评论(4)
热度(203)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